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

節錄 華盛頓新聞周四電子報 A9書評 華府人物 好書不厭百回讀 .吳崇蘭

……

我與文友王乃驥在往昔寫作協會開會時,見過好幾次面,……。他是一位鑽研《金瓶梅》與《紅樓夢》的專家,曾經送一冊他所精心寫作的《金瓶梅與紅樓夢》書給我,當年我讀完它時,上面大篇幅談到《金》書與《紅》書中寫的牌譜、酒令、牌戲,由於我對用骨牌玩的牌經戲不感興趣,都是跳著粗枝大葉的看了一遍,就將書擱在一邊涼起來了。這一擱就是十多年,如今……決定再讀一遍,才發現我當初跳著讀是大錯特錯,這些牌戲,其實有很多講究與深意,應該也是該書的精華之一。

……王乃驥認為《紅樓夢》有《金瓶梅》的影子,於是……,對照《金》《紅》各種版本的書……,在談風弄月的遊戲筆墨中,……仔細推敲,務求書中隱而未顯的曖昧玄幾。……

……如果我將《金》《紅》兩書潦潦草草一讀即過,又不能將這兩書聯合並讀,找出其相關相合呼應處,那些豐富礦藏,便永遠埋葬在黑暗深淵,永無見天日之時,豈不可惜,豈不是人生之憾。……

他認為家是社會的縮影,社會是家的擴大,儒家泛家化的哲學思想,影響我國至深且巨,從而產生倫常社會特有的鳥籠文化。家,無孔不入。無論是官場、商場、歡場,甚至佛道空門,一律家化。……《金瓶梅》是西門慶的家史,西門慶善於利用人性中對權勢、財富、風月熱中的三大弱點,以威逼利誘風月交叉運用,以使官官相護,官商勾結,從中獲利,把當時的社會現象揭露無遺,將一部被世人劃偽淫穢禁書,見不得天日的《金瓶梅》,一躍而為揭露當時醜惡社會的諷刺書,被王君一一點名的《金瓶梅》人物無所逃匿露出原形,終於使讀者不必再偷偷摸摸的讀它,而蒙羞在地下的作者笑笑生,也可以真正的笑笑瞑目在地下了。……

全文請見 華盛頓新聞周四電子報a9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